名牌网

导航

当前位置:名牌网名牌新闻地方新闻

他从深山旷野走来,43年初心如“钻”

  他从深山旷野走来,43年初心如“钻”

  新华社合肥7月19日电(记者王圣志 刘美子 水金辰)“我们在河北邢台的5000米多功能变频电动钻机刚刚完成验收,今后我国5000米以下勘探将更加智能化……”这是朱恒银退休返聘的第四个年头,刚从工地返回的他,仍然劲头十足。

  朱恒银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深耕地质钻探43载, 首次建立了入地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技术体系,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空白,从一名普通技工到领跑我国地质勘探领域,被称来自深山旷野的“泥腿”专家。

  1955年,朱恒银出生在安徽省舒城县大别山区,21岁时招工到地质队成为一名钻探工人。

  当时我国钻探设备落后,找矿的水平通常只有600米左右的孔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978年10月一个晚上,朱恒银和工友当班时,钻孔的钻头突然卡住,在抢修过程中,钻机底部螺丝被挣断,钻杆将班长弹出两米多高,甩到钻塔一角。朱恒银背起班长到医院抢救,三公里的路程,班长的血水浸透了他的工作服……

  “班长的血不能白流,当时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改变我国钻探技术落后面貌。”1978年底,朱恒银考入大学学习探矿工程专业,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地质队从事野外钻探和技术研究。

  地质钻探的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钻头每前进十米,都面临高温、高压的巨大挑战。从1983年起,朱恒银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受控定向钻井技术”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其中有9项地质钻探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受探矿技术滞后所限,我国铁矿石一度需大量进口,价格受制于国外。“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朱恒银领衔开展“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及设备研究”项目攻关,历时十余年,建立了入地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技术体系,将我国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水平,为国家创造数千亿元经济效益。

  除深耕地质找矿领域外,朱恒银在国家科学钻探和特种工程技术领域也独树一帜。2003年7月上海地铁4号线发生重大塌陷事故,多家施工单位束手无策,朱恒银驰援上海,成功遏制了特大险情发生,被誉为“地质神兵”。

  2009年,朱恒银团队承担了国内外罕见复杂的四川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任务,成功揭示地震断裂带的深部物质组成和构造属性。

  地质钻探行业长年独守山野矿区,工作强度大,常是一身泥浆,两手油污。然而,朱恒银却几近痴迷地热爱着钻探事业,一年有200多天在野外工作。

  作为我国深部钻探领跑者,朱恒银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省级科研攻关项目,只能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撰写论文著作,常年超负荷运转。一次手术住院,刀口还未拆线的他,竟然躺在车上赶到施工现场,解决钻探中原状样取心出现的突发问题。

  “如果报废一个孔,少则给国家造成几十万、多则成百上千万元的损失,一刻都不能怠慢。”2013年,在江西赣州国家3000米深部探测项目上,朱恒银利用定向钻探技术对一个孔进行了96次钻孔纠偏,要求近乎苛刻。

  “我喜欢做科研,最喜欢在野外待着。”在朱恒银看来,“地质勘探没有捷径,只有沉下心来,在勘探一线,才能有新的发现和创造。”

  “他可以花三千万元买一台设备,却舍不得花三百块住个宾馆。出门在外吃最简单的路边摊、坐最便宜的交通工具。”同事这样评价朱恒银。30多年来,朱恒银一家一直住在6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几件破旧的家具,十分简朴,直至去年才搬至新居。

  “从小家里条件苦,母亲教育我们‘再穷,都不能要人家一分钱,国家培养我们读书工作,要报答国家’,这句话我铭记于心。”朱恒银说,从事勘探工作以来,有20多个春节是守在钻机边度过,孩子出生未能陪伴,尽管心有愧疚,但仍无怨无悔。

  “向深度挺进,向空白探寻”是朱恒银始终坚守的人生信条。多年来,他先后获得过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中国好人”等多项称号。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把这一件事做好。”朱恒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今年64岁的他依旧奋战在钻探一线,不断向新的科研高峰攀登。他带领团队组建安徽省钻探重点实验室,编写并出版超百万字的钻探专著;领衔的深部钻探关键技术方法及设备等研究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去年还研制出适用于大口径的深口取芯钻具,在国内属首次运用。

  “脚踏实地、严谨治学和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是朱教授留给后辈的宝贵财富。”在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工程师王强看来,朱教授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地质人的“钻头精神”。

  “朱恒银身上展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矢志不渝,为国家找大矿、找富矿,保障国家资源,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决心,是新时期下不忘初心的楷模。”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队长王松根说。

  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创新当中形成共振效应,是朱恒银思考最多的事。近年来,他把培养年青一代作为工作重心,在勘探队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目前已培养出10多名杰出地质科研人员。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上一篇:牙齿有“牙洞”一定要及时修补
下一篇:246名多国“骑士”在中俄边境小城塔河比赛骑行

Copyright © 2012-2022 scpp.kcties.com名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